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青年传承力量,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五指山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于6月21日在三月三广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为主题,海南大学“寻迹解码”实践团队全程参与,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并深度对话黎苗非遗传承人。
活动现场图
视听盛宴启幕,青春活力绽放
活动在充满黎族生活气息的舞蹈《金秋舂米乐》中拉开序幕。随后,海南苗族民歌小组唱《开山调•庆丰年》、童趣盎然的走秀《黎乡童韵民族秀》、原生态的黎族民歌《我敲叮咚赶鸟兽》、以及清澈的少儿合唱《题五指山》《水满茶歌》轮番上演,展现了非遗艺术的蓬勃生机。黎族故事朗诵《我们的彩虹》、苗族民歌《抓螃蟹》、热烈的黎族竹竿舞与共同舞等节目持续点燃现场氛围,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匠心技艺活态呈现,青年学子解码传承
展开剩余67%在“悟匠心”非遗活态展示区,“寻迹解码”团队近距离观摩了国家级非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的精湛演示。传承人指尖翻飞,古老纹样在经纬间重生,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黎苗文化蕴含的智慧与美学价值。“赏民艺”展演区内,黎族竹木器乐(包括独特的鼻箫演奏)、黎族舂米舞、海南苗族盘皇舞、招龙舞等表演,以强烈鼓点和悠扬韵律传递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前觉得非遗很遥远,现在发现它如此鲜活神奇!”现场观众陈亮在体验鼻箫演奏后赞叹道。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活态展示
烟火市集全民共享,非遗焕新走进生活
本次活动充分实践“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现场设有展示五指山大叶红茶、黎族山栏酒、苗族五色饭、糯米糍粑、鱼茶、竹筒饭等12种特色美食的“品风味”美食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品尝。同时,市民游客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参与制作黎锦衍生生活用品,体验非遗手工的乐趣与挑战。此外,活动还展示了丰富的非遗文创产品供选购,并同步开展“非遗欢乐go”线上直播,使全国网友能够在线参与和了解本次活动。
市民游客品尝非遗美食——海南苗族五色饭
对话传承人,解码保护现状
海南大学“寻迹解码”团队充分利用平台契机,现场采访了多位黎苗非遗传承人。传承人详细介绍了项目历史、技艺特点,分享了在当代环境下保护与传播的实践(如进校园、开发文创、参与展演),也坦诚交流了面临的挑战(如技艺传承断代风险、市场化探索的平衡)。传承人普遍认为,此类大型展示活动对提升社会关注度、吸引年轻群体效果显著,是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
海南大学寻迹解码团队采访非遗传承人
海南大学“寻迹解码”团队表示,此次深度参与遗产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文化实践课,更深刻体会到青年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责任。团队将把在五指山采集的鲜活案例、传承人声音及活动启示融入后续研究,为黎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青年力量。
发布于:湖北省